Domestic violence can only be tolerated?
Interview article
乘風破浪的單親媽媽
不屈的女性力量
身形瘦小、齊肩短髮、衣著中性幹練、眼神溫柔中透著堅韌,是李女士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明媚自信的人曾經遭受過家暴。有女性挨打30年都拿不出法律證據;也有女性默默忍受家暴一輩子,李女士曾經也是這群受到傷害的女性之一,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李女士果斷的反抗鬥爭,爆發出不屈的女性力量,成功離開了家暴男,在香港開啓了新生活。現在的她自信幸福,勇敢做自己。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剛結婚時李女士和老公還挺甜蜜的,老公會做家務,努力賺錢。老公是香港人但在內地有業務,李女士隨遷獲得了香港身份,所以他們兩地都會住。但是這種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喜歡喝酒,一喝酒就變得暴躁,那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他暴露本性前的端倪。」
第一次發生家暴是因為一件我現在已經記不起來的小事情,「他用力抓著我的手腕,把我推向地上,還時不時的怒吼,當時的我非常害怕,他還會砸東西,但他事後卻覺得這是正常的發洩情緒,並沒有給我道歉。」
後來家暴的次數便越來越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面臨一頓毒打。李女士回憶第一次遭遇家暴的場景時眼中已經沒有了當時的害怕,多的是一些堅毅與樂觀。她面帶微笑的平靜敘述著,彷彿被家暴的人並不是她自己。
不屈服於命運的反抗之路
剛開始家暴發生在內地,李女士第一時間選擇了報警。,員警卻只是簡單做了筆錄,教育兩人要互相體諒,好好過日子,說完就走了。「當時很不理解,為什麼男人會動手打自己妻子,結婚結婚時說的那些誓言在舉起巴掌時全部消散了,我開始考慮是不是要結束這段婚姻。」
後來在香港,李女士的老公也管不住自己,酗酒後毆打了李女士,報警後李女士受到香港員警保護被護送到避難隔離所。香港婦聯組織也進行了保護和心理疏導。在此期間李女士受到了很多熱心善良的香港婦女保護組織的義工幫助。「那群善良的義工像光一樣走到我的身旁,伸出手拉了我一把。我那時就對自己說,以後也要做義工,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
在香港婦女保護組織的援助下李女士開始嘗試在香港立足。剛開始她只能在餐館做兼職,同時還抽時間去婦女保護組織做義工。「看到他們就彷彿看到曾經的自己,我也希望能為社會盡我一點點的力量。」李女士的善良和堅強得到了其他義工的認可和幫助,在婦女保護組織認識的義工後來還幫助她爭取到了新的工作機會。
現在李女士工作穩定生活幸福。她仍然沒有忘記初心,被問到未來的打算的時候,她說「會繼續做義工,以後若是再遇到欺負她的人或事,還是會向上次那樣反抗,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李女士看千千萬的新時代女性
李女士雖然是個小人物,但是她待人真誠,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女性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女性風貌。同時也體現了女性在面對命運不公時仍然能如蒲柳般堅韌,如磐石般堅強不屈的精神。
當代社會女性力量反復被提及,不僅代表著女性地位的提升,也展現著女性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智慧和光芒。李女士的反抗與新生向我們展示了並非只有隱忍一條路,李女士的經歷充分展現了其不屈的女性力量,敢於反抗,敢於同命運鬥爭的精神。